冬季來臨,好多釣友就會減少出釣的次數(shù),那么長時間不用,就要魚護裝備等晾曬干后保存,延長使用期限。
一般來說,在準備漁具時,釣友們一般都比較注重釣竿、浮漂、魚線的質(zhì)量和價格,因此在購買時,參看的釣竿、浮漂、魚線購買攻略就略多一些,但是關于魚護這樣的配件卻是隨意擇取。
很多人不理解我們釣友為什么迷戀釣魚,但是對于我們釣友來說,沒有什么比釣魚更令人愉悅。
我們在野釣的時候,開餌需要用水,需要借助東西來打水。有時候岸邊泥多,或者是比較深不好下,打水就成了問題!此時,如果有一個桶就能解決這個問題。我所說的水桶,和家里用的不一樣!它可以折疊,同時也有繩子,拋入水中一拉就搞定用水的問題了!
結(jié)果,“理想是豐滿的現(xiàn)實是骨感的”,比賽結(jié)果,不用說,又是全軍覆沒!
傳統(tǒng)釣需要打窩,多打幾個窩點,少窩料,哪里有魚去哪釣,隨釣隨走的方式釣魚。
這已經(jīng)能證明,釣魚習俗在新石器時期的母系氏族社會已經(jīng)出現(xiàn)。
鉤換成5號袖,子線0.6,主線1.0,漂換成鯽魚漂1號,吃鉛1克左右!
有些臺釣的釣友說,裝備這么簡陋,碰到魚情不好的時候,怎么多釣魚?意思是傳統(tǒng)釣不能適合多種多樣的魚情。
價格及品牌方面,大家還是根據(jù)自己的喜好、經(jīng)濟實力來吧,一般常見的我知道的有一凡精工、Tab、朝宇等等,好一點的就炫鯊、途酷、倉吉,我知道的就這么多,當然了像一些比較大的品牌如恒冠、化氏、連球、漢鼎,這些也有配件賣的,大家自行選擇吧。
遠離高樓大廈,聞一聞河邊的泥土氣息,坐在釣位,悠然自得,靜靜的等待。
昨天沒用夜光漂,不過在燈光下,漂尾依舊清晰??!而且出口明顯比夜光漂更明顯一點?。?/p>
當然這只是從釣椅和釣箱的攜帶方便性來供大家做參考,下面主要說說兩者的優(yōu)缺點對比。
子線打結(jié)器:推薦指數(shù)5顆星【打結(jié)更便捷】
一股濃濃的肝味,像極了小時候吃過的臘豬肝,就是那個味兒?。?/p>
最后是diy釣桶,看了別人的方案,在網(wǎng)上買了3件套,發(fā)現(xiàn)太重了沒必要全裝上去,就安裝了魚護配件,發(fā)現(xiàn)這個也可以做支架插,裝了掛失手繩的孔也可以放取鉤器,裝了一個放主線環(huán)的,裝了2塊磁門簾的磁鐵可以放剪刀廢舊魚鉤。這個桶子沒有蓋子,只好用實木的做,加個海綿墊,坐起來不錯,唯一一點,釣魚前打至少3分之1的水來固定。
在挑選子線時,盡量選擇偏硬一些的子線,這樣雙股子線不容易纏繞,自然也不太容易切線了,當然,主要是釣大魚時需要注意。
當然了,除了日常在家的時候會用到,在水邊的時候,也會用到它!畢竟釣魚的時候,出現(xiàn)意外的情況比較多。現(xiàn)場綁制如果有它,打結(jié)容易得多,如果沒有雖然也能綁也能打結(jié),但效果會大不相同!
藍光燈沒買支架,這個想了很久,主要是根據(jù)自己材料設計的方案,1用手機懶人支架,2是精簡的支架卡座
餌料在水底的散發(fā)速度很快,隨著味型的散發(fā),以及餌料在水底堆積,能夠快速誘魚進窩,從而達到誘釣結(jié)合的目的。
2)、傳統(tǒng)釣
很多釣友認為,子線一定是越軟越好,其實不盡然,子線越軟,就越容易纏繞,在纏繞的狀態(tài)下,每一次的拉拽,都會傷到魚線。
因為釣箱發(fā)明的初衷是為了魚的儲存和保鮮,雖然國內(nèi)把釣箱發(fā)展成多功能了,但是依舊影響到坐的舒適性,如果單次垂釣時間不長,影響不大,如果是釣魚時間長,那么釣箱的舒適性明顯不如釣椅。
淺水浮漂很少有人用
走水臺釣要怎么釣?無非是增加餌料的粘度或者釣滑鉛,或者釣竿稍。
最后來說說魚護的日常運用維護及保養(yǎng)問題:
釣箱:尺寸方面一般看它容量就行,市面上20L~40L都有,我買過32L和36L,說實話玩黑坑可以,野釣就太重了,而且攜帶不方便,有時候想騎電瓶車出去釣魚,踏板上都不能放。如果沒有車,或者老喜歡去一些偏僻的釣點,在自身體型不是太大的情況下,我是建議買小容量的,大概25L左右就完全可以了。如果人比較高大、壯實,那么就得買30L以上,非要用小號就別買帶靠背的,否則坐著會感覺很擠。另外,個頭高大的人,買釣箱時寬度和高度也要注意,高度方面有升降腳的話還好點,沒有升降腳就買高點。
能上魚才是最好的
野釣的裝備實際完全不必玩黑坑的裝備少,加之有些釣點比較偏僻、地形復雜,需要我們背著裝備走很長一段路,所以在選擇魚護的時候輕巧點比較好,大家可以在購買的時候關注一下重量,若是去漁具店購買,可以看一下魚護的涂膠,不要選那些膠太厚的產(chǎn)品,不是膠越厚就越耐用。網(wǎng)布的材料才是決定耐用性、耐磨性以及整體質(zhì)量的因素,一般野釣用買網(wǎng)眼小一點、網(wǎng)線細一點的就可以了。市面上有些魚護號稱是納米網(wǎng)布的,雖然我不太理解“納米”網(wǎng)布的意思,但是單從產(chǎn)品看,還是比較符合野釣的需求。
但是,這個動作在操作時,也是很容易傷到子線的,比如指甲掐住鉤柄,又比如用力拉拽子線,將魚提到眼前。
釣椅:釣椅的尺寸比釣箱更重要,因為釣椅坐的地方是塊布,是軟的,如果尺寸太小,意味著這塊布就很窄,那么比較高大壯實的人坐上去就會有點勒屁股。釣椅的高低通常不需要太擔心,這個本身就是針對野釣設計,正常的商家都會裝上升降腳。
上次魚護壞了,配件也到了,又能搞一陣了吧??!
存放要恰當,在長時期不運用的魚護,在晾干之后應該放在密閉的當?shù)貎Υ妫缑芊獾拇永?,這樣會延長魚護的使用時間。
適應環(huán)境:常聽人說,野釣用釣椅,黑坑用釣箱,這是因為野釣會不時遇到石堆巖石斜坡的情況,釣椅可以四腳升降,有很強的適應性,而黑坑釣位平整,講究效率,釣箱更實用。這句話針對的是沒有升降腳的釣箱,對于具備四腳升降功能的釣箱,其實兩者差別不大。
傳統(tǒng)釣和臺釣互補性很強,使用什么方式釣魚,要看具體情況,并不是傳統(tǒng)釣就差,太釣就是好,或者臺釣差,傳統(tǒng)釣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