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聯(lián)想滑蓋手機大全老款型號與聯(lián)想滑蓋手機怎么連接電腦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聯(lián)想滑蓋手機大全老款型號,以及聯(lián)想滑蓋手機怎么連接電腦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文章詳情介紹:

詳解滑蓋前世今生,小米、榮耀和聯(lián)想滑蓋手機各有所長!

11月1日,聯(lián)想的連續(xù)“碰瓷”蹭熱點和除了它之外并沒有其他新機的空白時期,人們的關注點或多或少比過往聯(lián)想的新機發(fā)布會是要多了一些了,更關鍵的是...聯(lián)想Z5 Pro成為當下第三款滑蓋全面屏手機,讓這樣一個復古的設計再次成為焦點。

不得不說,以小米MIX 3打頭、榮耀Magic 2其后,聯(lián)想Z5 Pro開路的“滑蓋三劍客”或將揭開2019年智能手機即將行走的方向!

在提到這個方向以及“滑蓋三劍客”之前,我想我們更應該知道的是“滑蓋”這種機械結構在過往以及現(xiàn)如今的意義所在,或許,才更方便我們知道廠家賦予這種復古設計的真正想法。

記憶力好的同學認為,滑蓋全面屏的鼻祖應該要數(shù)2016年時曾經被曝光過的一款努比亞的概念手機。在當時,小米MIX一代全面屏概念手機的面世是的友商廠家們“慌得一比”,于是各種猜想、各種極為前衛(wèi)的概念設計被曝光,而努比亞的這款概念手機正是其中之一:它使用了似乎就是手動滑蓋的設計方式,聽簡和前置攝像頭設置在滑動的后蓋上面,滑動推出后蓋便可以正常接聽電話或者自拍。

看上去和今天的“滑蓋三劍客”的確很有認同感,如果當時努比亞發(fā)布了這款手機,稱其為“滑蓋”全面屏鼻祖我想不為過吧?

還有同學認為,現(xiàn)如今的“滑蓋”全面屏設計,其實就是“借鑒”了功能機時代的滑蓋手機,比如曾經的機皇--諾基亞N96手機、比如MOTO 里程碑2手機,前者同樣也有現(xiàn)在手機廠家們一樣的思路--為了獲得更大的屏幕也為了實體鍵盤更好的共存,滑蓋設計應運而生,它使得N96提早的達到了現(xiàn)如今直板智能手機的雛形--不使用鍵盤時,N96可不就是只有屏幕了嘛!只不過,正面部分還有幾個實體的方向搖桿和接聽/拒絕電話按鈕而已。

而摩托羅拉的MOTO里程碑2也是沿用的MOTO里程碑系列的招牌設計--側滑式實體QWERTY 鍵盤。也勉強和現(xiàn)如今的“滑蓋”設計有相似之處。不過,當年里程碑2被吐槽最多的正是它的機身厚度,摩托羅拉為了實現(xiàn)這一點太多余了!

除了來自于“舊時代”功能機們“王的鄙視”之外,也有廠家跳出來宣布現(xiàn)如今“滑蓋三劍客”所使用的都是他們已經早早公布的且正在申請的專利,言外之意--你們都要給我專利費!反正就鬧騰吧...也許2019年全部都是這樣的設計,看這場鬧劇要如何進行下去。

回到“滑蓋”設計這個話題來,我們應該找尋一下這種機械結構為何能夠重回歷史的舞臺,各廠家賦予它們的全新意義何在?是否實用呢?

事實上,追溯“滑蓋”設計之前我們還不得不提到OPPO為之“傲嬌”的雙軌潛望結構設計--其實就是它的自動升降設計,正因為這個設計使得OPPO Find X這款手機在發(fā)布之后瞬間成為關注的焦點:因為其使用這樣的方式討巧的使得其屏占比達到了更高的93.%,且還保證了沒有劉海、沒有下巴、需要前置自拍時給出指令自動升降攝像頭即可。

Find X的自動升降似乎沒有賦予全新的功能,它只是擁有自動升降攝像頭且擁有3D結構光模組隱藏期間的功能而已,通俗地講:這個自動升降就只是前置攝像頭的控制中心而已。

而新時代的“滑蓋三劍客”則不同,首先,它們同時都使得三款手機(小米MIX 3、榮耀Magic 2和聯(lián)想Z5 Pro)除了少數(shù)的幾個實體按鍵之外多了一個機械的交互操作方式--滑蓋交互;其次,在與OPPO Find X的自動升降鏡頭設計上,大家都有將前置攝像頭呼出來的作用,但“滑蓋三劍客”還增加了這項交互一些全新的東西。

小米MIX 3磁動力滑蓋功能:呼出前置攝像頭、滑動工具抽屜、自定義任意APP、游戲中查看游戲工具等等;

榮耀Magic 2蝶式五軌滑屏結構功能:通過滑屏,用戶可實現(xiàn)喚醒智能助手YOYO、啟動人臉識別等功能,并且支持用戶自定義功能;

淘寶聯(lián)想Z5 Pro滑蓋功能:可實現(xiàn)一些簡單的交互,例如接掛電話、微信語音電話和自拍,還可以呼出聽筒揚聲器。

從這些,或許你能夠明白一些東西了吧?我們且不提這樣的一個機械設計的使用壽命長短,也暫時撇開這樣的設計是不是還可以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我們從中可以看到一些東西是--新時代的“滑蓋”設計所實現(xiàn)的新的交互方式還屬于較為淺層次的交互,比如接聽電話--以前也可以做到,比如自定義APP、喚醒人工智能乃至微信語音電話等等。

但貿然的否認這個設計又不是很合適,畢竟,他們的確賦予了這三款“滑蓋”手機更高的屏占比,且擁有更多的空間塞進去更強悍的前置攝像頭傳感器,這些都是優(yōu)勢,尤其是在“劉海屏”都開始從長寬劉海演變?yōu)椤八纹痢眲⒑A?,滑蓋設計使得手機們近乎沒有了額頭之后,的確讓人眼前一亮。

有一句話說的很多--智能手機在喬布斯帶來了交互比較前衛(wèi)的觸屏操作體驗之后,圍繞著屏幕打造手機繼而推動手機在某一個形態(tài)上發(fā)展已經成為事實,更現(xiàn)實的是--屏幕甚至已經成為桎梏手機設計的枷鎖。廠家們能怎么辦呢?它們也很無奈??!小米MIX系列的橫空出世、OPPO Find X和vivo NEX的自動攝像頭升降設計乃至“滑蓋三劍客”的面世,都是居于這一客觀條件而出現(xiàn)的。

討論對與錯沒有意義,而且這也并不算是一個過渡的設計--可以預見的是至少在明年(2019年)的下半年前應該還會有很多款類似的機型出現(xiàn)。也許廠家們賦予了這個滑蓋設計更深層次的交互,讓手機體驗更上一層樓;也許是廠家們有更好的解決方案(比如柔性屏)讓人們將關注點從更高屏占比上挪開,繼而關注手機更好的便攜性、更科幻的存在方式。

對此,大家怎么看待呢?

(圖片來自網絡)

硬件升級配觸控屏 華為MateBook 13全方位評測

18年11月,我拿到了第一款華為MateBook 13,當時腦海中躍然而出一個念頭——這本,要火啊!隨后的發(fā)展也印證了我的感覺,華為MateBook 13不僅火了,而且火大發(fā)了。就連后續(xù)的MateBook 14、MateBook X Pro也一起火了,而且火了2019整整一整年。在這種情況之下,各大銷售渠道經常出現(xiàn)賣斷貨的情況,足可見MateBook系列的火爆。

2020年春節(jié)前,我拿到了MateBook 13的升級款機型,它主要有三個方面的提升:

其一,處理器升級英特爾最新的十代酷睿;內存擴充到16G雙通道大內存

其二,在原有的高素質顯示屏基礎上,加入了觸控屏,這是同價格檔唯一的2K觸控全面屏

其三,多屏協(xié)同功能。

這些主要升級,使得MateBook系列正式邁入新世代,觸控屏則讓華為多屏協(xié)同更加好用,同時在產品價格上,依舊保持了高質價比特性。因此,就2020年開年來說,MateBook 13繼續(xù)給華為在2020年PC市場的征程開了一個好頭。

過年期間,我也靜下心來仔仔細細體驗了MateBook 13新品,接下來就跟大家聊聊總體的感受。

·同價格檔唯一2K觸控全面屏 提升多屏協(xié)同體驗

新款MateBook 13整體模具沒有變化,時隔一年多之后,這款模具看起來依舊領先,足見這款模具設計的前瞻性。

不過,新機器在原有的高素質屏幕基礎上,升級了多點觸控屏,與多屏協(xié)同、一碰傳以及三指下滑截屏等功能配合,使用起來更加方便。

在基本參數(shù)上,新款MateBook 13依舊采用了13英寸的2K分辨率(2160×1440)全面屏,屏占比高達88%,比例為3:2,擁有100%sRGB色域覆蓋,這些基本參數(shù)都與第一代MateBook 13一樣,所以依舊能夠給用戶提供更好的辦公視覺體驗,以及廣闊舒適的感觀體驗。全面屏是華為輕薄筆記本的家族DNA,其高屏占比的追求、微邊框的打造等,都讓不同檔位的華為筆記本產品在各自的細分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屏幕的領導者。

另外通過實際測試,其屏幕在色彩準確性方面的表現(xiàn)也極其出色,ΔE平均值僅為1.18,達到了專業(yè)顯示器的色準標準。

這次升級觸控屏之后,三指下滑截屏功能給我這種經常需要截圖的人來說帶來了極大的便利,而且華為在三指下滑截屏功能里提供了非常豐富的截圖選項,可以截整個屏幕、截窗口,也可以截取不規(guī)則的圖片。

三指下滑截屏選項

下面來看看三指下滑截屏的體驗:

這次升級觸控屏對于我們這種經常需要用到截圖功能的人是相當貼心的一個升級。另外其實如今的觸控屏在Windows系統(tǒng)環(huán)境中的使用體驗有了很大改善,鍵盤配合觸控屏來使用的話,完全能夠取代鼠標和觸控板了,這一點對于辦公用戶來說很有助益。

此外,觸控屏與多屏協(xié)同結合起來使用也帶來了很大的便利。

比如我在撰寫這篇評測的時候錄制了上面的截圖體驗視頻,如果用傳統(tǒng)方法來傳輸?shù)诫娔X上進行編輯的話,就需要找根數(shù)據線,把手機和電腦連接起來,再拷貝到電腦進行處理。而通過華為多屏協(xié)同功能,我只需用手機和電腦碰一下進行連接,之后直接把需要的視頻從手機拖到電腦桌面就可以進行編輯了,真的是非常方便的體驗。

華為多屏協(xié)同功能使用簡單方便,只要你的華為手機支持NFC功能、且系統(tǒng)版本在EMUI 10.0版本及以上的話,就可以直接實現(xiàn)多屏協(xié)同功能。

將手機置于腕托上的Huawei Share貼標處,根據電腦管家和手機端的提示進行連接,即可使用多屏協(xié)同或者一碰傳的其它相關功能。

成功連接之后,手機的界面會出現(xiàn)在屏幕右側。而新款MateBook 13升級觸控屏之后,也可以直接使用觸控屏來進行操控。

手機上沒看完的視頻、沒有發(fā)送的信息等等,都可以瞬間“同步”到電腦上來。

另外多屏協(xié)同功能也支持橫屏觀看,與直接在手機上操控沒有差異。

利用多屏協(xié)同,我們就可以從手機到電腦,或者從電腦到手機實現(xiàn)無縫的圖片、視頻等數(shù)據的傳輸了。如果平時有大量類似應用需求的話,選擇華為智能手機和筆記本產品這樣的生態(tài),整體的體驗非常高效、便捷。經過一個春節(jié)假期的體驗,可以說多屏協(xié)同是一個用了會上癮的功能。從市場的角度來看,多屏協(xié)同功能為華為獨有,堪稱華為筆記本參與市場競爭的“外掛“。

·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 搭載滿血MX250獨顯

觸控屏升級之外,新款MateBook 13最大的升級在于性能。該系列產品全面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而我體驗的這款產品搭載了英特爾十代酷睿i7-10510U處理器、16GB LPDDR3內存、512GB固態(tài)硬盤,同時還在纖薄化的機身之內搭載了NVIDIA GeForce MX250滿血版獨立顯卡。

英特爾酷睿i7-10510U處理器是十代移動級酷睿目前的次旗艦,采用14nm制程工藝,架構代號為Comet Lake,其主頻為1.8GHz,睿頻可達4.9GHz,擁有4核8線程,標準TDP為15W。

以CINEBENCH R15和R20測試標準來衡量的話,這顆處理器前者單核得分162cb,多核得分742cb;后者單核得分351cb,多核得分1261cb。滿足文檔、電子表格、PPT、圖片處理、編寫代碼等日常辦公應用沒有任何問題,同時可兼顧一些輕量級的視頻剪輯或渲染應用。

第一代MateBook 13搭載了MX150獨顯,第二代順勢升級為滿血版的MX250獨顯。MX250獨顯主要應用于輕薄本產品之中,擁有384個流處理器,64bit顯存位寬,2GB GDDR5顯存,核心頻率1519MHz,顯存頻率1752MHz,Boost頻率1582MHz,能夠給輕薄本提供較好的圖形性能,使輕薄本具備一定的游戲、娛樂、渲染加速功能。

以3DMark Fire StrikeExtreme和Fire Strike兩種測試模式為例,圖形性能得分分別為1587分和3499分,說明這塊顯卡可以應對一般的游戲娛樂需求。

存儲方面,新款MateBook 13依舊堅持大容量固態(tài)硬盤配置。我手上這款搭載了一塊512GB PCIe NVMe固態(tài)硬盤,實測其Seq讀取速度為3454.2MB/s,寫入速度為2534.1MB/s,整體性能表現(xiàn)相當不錯,為軟件和系統(tǒng)的高速運行提供了可靠的環(huán)境。

綜合性能方面,我們使用PCMark 10的辦公模式對其進行了評估??梢钥吹狡涑S没竟δ埽☉贸绦騿?、視頻會議、網頁瀏覽等)項目評分為9008分;生產力(電子表格、文檔)項目評分為7741分;數(shù)位內容創(chuàng)作(圖片編輯、渲染、視頻等)項目評分為2987分,綜合評分為4249分,除了較為依賴顯卡性能的數(shù)位內容創(chuàng)作分數(shù)略低之外,其它兩項評分都非常高,說明其應對日常辦公應用沒有什么壓力。

·輕量化經典機身模具

華為MateBook 13之所以擁有很好的口碑,除了極高的質價比之外,最為重要的還是其一眼就能讓人愛上的模具設計。新款MateBook 13沿用了第一代產品的模具,整個機身厚度只有14.9mm,重量約為1.3kg,便攜性極佳。

機器整體采用了全金屬外殼,頂蓋正中的logo直接使用了“HUAWEI”,取消了之前的8個花瓣的“太陽花”logo,這使得機器整體看上去更加素雅簡潔。此外,整個機身保留了很好的金屬質感,沒有任何“噴漆感”,在同價位產品中,很少有像MateBook 13這樣高顏值的產品,所以這也是為什么很多人都喜歡這款產品的原因。

接口配置上,新款的MateBook 13依舊是提供了2個USB Type-C接口,畢竟作為一款整機厚度僅為14.9mm的輕薄型筆記本產品,舍棄如USB Type-A、RJ-45這些尺寸較大的接口是必然的代價,否則機身厚度就很難控制在輕薄化范圍了。同時,包裝盒里還隨機贈送一個Type-C轉A的轉接線,滿足更多需求。

鍵盤部分沒有任何變化,整個鍵盤的手感非常舒適,而且得益于全尺寸鍵帽和白色的2級亮度可調背光,即便在暗光環(huán)境下使用,也不會出現(xiàn)誤觸的情況。

另外其觸控板也沒有變化,依舊是橫向寬度較大、支持多種手勢,整體的操控體驗非常精準、順暢,一體化的設計與整體設計風格相得益彰,既保證了整體的實用性,又能夠幫助產品提升顏值,這種干練的風格也為大多數(shù)用戶所喜愛。

·依舊保持高效散熱體驗

第一代MateBook 13的散熱體驗非常不錯,新款MateBook 13體驗下來,依舊保持了系列傳統(tǒng)的高效散熱體驗。尤其是在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且搭載滿血版MX250獨顯的情況下,MateBook 13也做到了很好的散熱體驗。

究其原因,一方面新款MateBook 13采用了雙風扇雙熱管設計;另一方面就是其內部升級了鯊魚鰭2.0風扇。

鯊魚鰭2.0風扇主要特性在于采用了高密度纖薄S型扇葉,并根據進出風的流向進行設計,使得散熱效率大大提升。

從AIDA 64與Furmark實際測試來看,CPU+GPU雙拷情況下,處理器核心溫度基本保持在75℃左右,散熱效率極佳。

·指紋解鎖開機進系統(tǒng)一氣呵成

華為MateBook系列之所以能夠取得如此大的成功,重要的因素除了在于提供素質過硬的產品之外,主要是為用戶帶來了更好的體驗。這些體驗分布在功能、便捷性等各個方面,而且在很大程度上來說,華為這個筆記本行業(yè)的新軍,教會了筆記本行業(yè)的老廠商們如何去做創(chuàng)新,這是華為對業(yè)界最有價值的貢獻。

就拿指紋開機這一功能來說,就能夠體現(xiàn)出華為的創(chuàng)新性。

以往筆記本電腦的指紋識別器都是獨立出來的,大多數(shù)用戶拿到之后也懶得用,這使得指紋識別器在很長一段時間里都顯得比較雞肋。華為將指紋識別與電源結合起來,徹底消除了指紋識別器在筆記本電腦上的雞肋屬性,哪怕用戶確實不需要指紋識別,但反正都要按電源鍵,順手設置一下就可以了。

通過指紋開機,除了使電腦更加安全之外,還可以更加方便的無需通過密碼直接進入系統(tǒng),這是指紋開機的精髓所在。

·新款MateBook 13依舊是爆品

體驗過新款MateBook 13之后,我覺得這款產品依舊具有“爆品”的屬性。作為2020開年華為奉獻給筆記本市場的首款作品,新款MateBook 13在升級英特爾十代酷睿處理器與MX250獨顯之后,使得整體的性能體驗得到提升,能夠為用戶帶來更強的生產力和娛樂性;而在升級觸控屏之后,我認為華為多屏協(xié)同技術將被更多的用戶所接受并使用。

此外,新款MateBook 13還擁有不少能夠提升用戶體驗的特性,比如提供了65W多功能便攜充電器,體形小巧僅為160g便于攜帶,除支持筆記本電腦快速充電外,還支持華為手機超級快充,出差旅行,帶一個充電器就夠了。這些細微的體驗疊加起來,使得華為MateBook 13依舊是目前13英寸筆記本市場中最具競爭力的產品之一。

(7368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