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到,但是“上蒸下煮”的日子并未結(jié)束。貼秋膘顯然沒啥胃口,那就咬秋吧,民間有立秋吃瓜的習(xí)俗,稱為“咬秋”。營養(yǎng)專家認為,瓜類有清熱、利濕、消暑的作用,立秋前后,適當吃些瓜很好。
為您推薦三種瓜,探親訪友不用送“秋波”了,大大方方拎著秋瓜去。
清蒸絲瓜清香通便

國家高級中餐烹飪師、二級公共營養(yǎng)師:絲瓜可以從春末吃到初秋,不管是炒著吃或做湯后,絲瓜的清香味也很足,而且還有利尿涼血、解毒通便的作用。我喜歡吃清蒸絲瓜,加點肉末和蒜末,稍微蒸一下就熟,淋點海鮮醬油,味道非常好。如果喜歡辣味,可以最后放蒜末。另外,絲瓜尖(也就是絲瓜藤上的嫩尖)涼拌或者蒜蓉炒很好吃,清甜爽口,對肺和皮膚都很好。
木瓜煨湯祛燥潤腸

醫(yī)院營養(yǎng)醫(yī)師:我喜歡吃木瓜,除了當水果,一到秋天, 我就用它煲湯喝,可謂是百搭食材。我喜歡喝木瓜排骨湯,準備一到兩斤排骨,加一斤左右的木瓜(去皮去籽,切成小塊),將排骨第一次煮開的血沫水倒掉,然后 將木瓜、排骨和少許南杏仁放入煨罐中,煮沸之后用小火燉,出鍋前加少許鹽。燉好的湯很清爽,家里人都喜歡喝。木瓜燉湯味道清爽,還可以補水祛燥。另外,木瓜中富含的酶還能幫助消化,適合便秘和消化不良者食用。孕婦產(chǎn)后,燉點木瓜魚湯喝,有催奶、補益身體的作用。
立秋節(jié)氣后,夏季的暑濕還未完全散去,加上秋燥逼人,這個時候要注意養(yǎng)生保健,滋陰潤肺、祛暑濕是立秋后的養(yǎng)生“重頭戲”,那該如何滋陰潤肺祛暑濕呢?不妨多喝點養(yǎng)生湯,那么立秋后適合煲什么湯呢?以下9款養(yǎng)生湯是適合立秋后食用的佳品,一起來看看吧。
山藥枸杞鯽魚湯
材料:活鯽魚1條,枸杞20粒,淮山藥250克。鹽適量,蔥姜適量,白酒5毫升,胡椒粉適量。
做法:鯽魚洗凈。在魚身上抹少許鹽。平底鍋加入橄欖油。放入鯽魚煎至兩面微黃,砂鍋水燒開。放入煎好的鯽魚。加入蔥姜。加入白酒。再倒入去皮切塊的淮山藥。加蓋大火煮至20分鐘。把枸杞用清水浸泡。魚湯煮至奶白加入鹽,胡椒粉調(diào)味。最后放入枸杞關(guān)火。
功效:潤燥滋補、滋陰補陽、增強新陳代謝的功效;還可以降血脂、調(diào)理腸胃,是理想的滋補佳品。